近日,辽宁省人民政府公布了关于2021年度辽宁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beat365 手机版官方网站机械学院共有4项成果获奖,其中赵继教授团队荣获辽宁省技术发明一等奖,马辉教授团队获得辽宁省自然科学二等奖,罗忠教授团队、张磊副教授团队获得辽宁省技术发明二等奖,以上团队均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奖。此次省奖年度获奖数量,创我院历史新高。
项目介绍
赵继教授等主持完成的项目“复杂曲面构件高精高效制造技术与装备”获得辽宁省技术发明一等奖,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10余项国家级项目支持下,历经20余年潜心研究和攻关,创立了复杂曲面多维超声超精加工技术与等压强可控去除加工新方法、复合多维加工稳定性预测与控制技术以及复杂曲面特征解析与制造信息快速重构技术等,基于新技术原理,开发研制出四类9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精高效加工系列装备,为解决复杂曲面构件高精高效制造难题做出了贡献。
马辉教授团队完成的科研成果“高端旋转机械盘片组合转子系统碰摩表征新方法及非线性振动机理”获得辽宁省自然科学二等奖,该成果在多项国家基金的资助下,针对服役环境下高端旋转机械盘片组合转子系统碰摩故障的力学表征及非线性振动机理等关键科学问题,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旋转叶片-柔性机匣碰摩表征新方法;揭示了转子涡动对多叶片碰摩程度的影响机制,发现了碰摩诱发的转子和机匣非线性振动新规律,建立了针对高端旋转机械转子系统碰摩非线性振动分析的理论体系。围绕该成果在J Sound Vib等本领域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SCI检索论文35篇,出版专著2部,获发明专利10项。成果得到了陈予恕院士、英国Friswell MI教授、国际知名航空发动机公司如罗罗和Snecma技术人员的正面引用和评价。项目成果在航空发动机三代机转静子系统动力学设计及排故过程中进行了应用,对揭示碰摩故障机理、明晰故障特征提供了全新的理论和方法支持。
罗忠教授团队完成的科研成果“航空动力装备动力学相似理论与模型试验技术”获得辽宁省技术发明二等奖,该项目针对航空动力装备相似模型试验存在的结构难缩尺、载荷难模拟、特征难复现问题,系统开展了航空动力装备动力学相似理论和模型试验技术研究,建立了面向复杂航空动力装备的动力学相似理论体系,提出了典型构件的相似模型试验方法,实现了大型典型航空动力装备结构件和复杂转子系统的相似模型试验,突破了面向实际服役环境与工况条件下典型故障转子系统的动力学试验技术瓶颈。项目成果在航空发动机、压缩机和燃气轮机中得到了重点推广应用,大幅降低了试验成本与技术风险,取得了显著的军事效益和社会效益。
张磊副教授主持的科研成果“晶硅太阳电池超细栅极喷印制造关键技术与装备”获得辽宁省技术发明二等奖,该成果在国家863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支持下,围绕太阳电池栅极超细、大“高宽比”的工程化制造难题,开展工业高速喷印成形的基础理论、关键技术、装备研发及工艺研究工作。基础理论方面,提出了新的高速射流稳定区间和宏量液滴的均匀成形模型,绘制了成形形貌的工艺图。关键技术方面,攻克了宏量喷孔的协同精准控制技术,发明了“非接触式In-line打印”技术方案,研制了国内首套太阳电池超细栅喷印装备。工艺研究方面,提出了晶硅绒面结构的交叉喷印工艺,实现了超细(≤40μm),大高宽比(≥0.6)的栅极成形核心工艺。研究成果应用于湖南红太阳光电100MW新型PERC电池示范线,支撑了我国新一代光伏自主装备的发展。
(撰稿人:邵思源)